【安徽日报】劳动教育助成长
“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”“厨房小帮手,动手我能行”……连日来,淮南市最佳娱乐365bet_beat365体育亚洲网页版_365bet会员登录瀚城小学二(3)班的45名学生每天起床后的第一节课便是劳动。二(3)班班主任胡小爽老师制订了一系列居家劳动教育方案,开展系列劳动实践活动,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劳动实践,培养学生愿意劳动、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。
近年来,淮南市充分开发利用劳动教育资源,落实劳动教育改革实验任务,打破学科封闭的“围栏”,努力做到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、学校劳动教育规范化、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。
走进淮南市谢家集区第九小学,经常可以看见一群群“小农夫”在辛勤忙碌着。
“通过陶艺课程、农耕课程、家长义工课程,让孩子们更乐于展现自己,变得更有创造力。”校长张迎春告诉记者。
淮南市从“立好柱子”入手,制定了《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》等文件,让劳动教育的路子越走越宽广,构建了具有淮南地方特色的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。
淮河中学的“清淮豆坊”是田家庵区微生态循环劳动实践基地。学生们在辅导老师的带领下,学习豆浆、豆腐花、豆腐的制作过程。
“秉承‘豆腐之乡’的渊源而开设的《一颗豆子的成长》特色劳动课程,带领学生体验豆子的变化过程,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识和热爱之情。”淮河中学教师徐国龙告诉记者。
如今,淮南市加强学生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建设规划,计划到2023年创建5个劳动教育示范县区、100所示范学校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